第410节
上次贾丽英回家,就从村里开了介绍信。
原本柱子给拿了两条‘大前门’,却被她爹给拦下了。
柱子这老丈人也是个狠人,硬是拿一包破旱烟把事儿给办了。
结婚介绍信开了,贾丽英也成了俄罗斯族。
回头又让闺女把烟给带了回来。
柱子道:“证是办了,可酒席还没办呢~”
这个年代,在许多人心里,告知亲朋好友的酒席,比那一纸结婚证更重要。
杜飞哭笑不得道:“没办,那就赶紧办呗~这有啥可说的?”
柱子愣了一下,脑子总算有些恢复正常了。
其实他刚才就是突然大惊大喜,有些癔症了。
就跟范进中举似的。
自打许代茂结婚之后,没少拿找不找媳妇这事儿损他。
他则拿许代茂没孩子的事儿反击。
俩人是半斤八两。
可自打娄小娥怀上了,柱子彻底没词儿了。
而现在,才一个多月,两样居然全有了!
柱子又“嘿嘿”傻笑起来:“对对对,赶紧办事……”
杜飞看他这样儿,也有些无语。
不过转念一想,也有点同情。
一般这事,有爹妈的,早给张罗起来了,哪会像他这样跟没头苍蝇似的。
杜飞道:“柱子哥,这事儿你找我没用,我哪懂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你回中院找贾大妈去,让她帮着张罗去。嫂子跟她叫二姨,以后也是你二姨,这事儿她不管谁管。”
“对呀~”
柱子一拍大腿,跟着一溜烟又走了。
该说不说,贾婆婆要是舍得卖力气办正事儿,还真是一把好手。
第二天一早而,就把柱子的事给张罗起来。
柱子没爹没娘,家里也没啥亲戚,就指着院里这帮大妈大姨。
柱子虽然说话不好听,但作为院里的第一战斗力。
大伙儿万一跟外边发生点冲突,还都指望着他,又是结婚这事,也都乐意帮忙。
贾婆婆拿了钱,带着三大妈跟姜婶,上街上买红纸红布,喜烟喜糖,一应用品。
柱子则上单位,跟食堂的领导打招呼。
星期天结婚办酒席,借食堂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
就在院里,摆上四桌,招待主要的亲朋好友。
其他的,发些喜烟喜糖,也就差不多了。
贾婆婆知道新娘子珠胎暗结,也是紧赶慢赶着。
星期五、星期六,准备两天,星期天就办事。
杜飞也被安排了活儿。
贾婆婆倒是没太敢使唤他。
不过柱子这边,接亲的人实在不够,杜飞也只能顶上去。
杜飞,加上前院姜家的姜永春,再加上柱子的俩徒弟,马华和小胖。
结婚
星期六晚上,杜飞跟朱婷请好了假。
到星期天,一大早上,天刚蒙蒙亮,几个人就骑着车子赶奔西郊的贾家村。
这边离城里大概二十公里,好在有公路,倒也不难走。
要是紧着点骑车子,一来一去有俩小时足够了。
贾家村的人口不少,是附近的大村子,大部分人家姓贾。
杜飞这一群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前一天知道要跑远道接亲,也都是养精蓄锐。
一早上起来精神抖擞,再加上天公作美,天气也不错。
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说笑笑的,不知不觉就到了贾家村。
村里这边早有准备。
贾丽英他爸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
这次闺女又是嫁到城里去,必须风风光光的,在家边张灯结彩。
之前柱子来过好几回,颇为轻车熟路。
进了村口,顺着大道,直接来到村头第三家。
约么一人高的土墙,里边是一亩地的大院子,在后边是三间大瓦房。
一看这排面,在村里也算是一等的人家。
要不是村里人思想比较保守,就贾丽英的条件,根本轮不到柱子。
这时贾家屋里屋外都贴着大红喜字儿。
村里沾亲带故的,都过来凑个热闹,借机会要块喜糖,抽根喜烟。
杜飞则是缩在后头,没往前凑。
为了这个,在昨儿晚上,柱子挺不好意思,特地跑家里跟他说的。
杜飞估计,柱子这货应该想不到,多半是贾张氏提醒他,让杜飞别往前凑合。
本来新郎官就岁数大,偏偏长得还显老。
还没到三十,瞅着就跟三十五似的。
要是再跟杜飞这小伙一比,就更没法看了。
倒是除了杜飞之外,剩下接亲那仨小年轻,柱子那俩徒弟样子个头都一般。
姜永春虽然长得不错,但个头不高,也不算出挑。
柱子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身崭新的灰色中山装,脚上是锃亮的三接头皮鞋。
头上打的头油,跟牛犊子舔了似的。
等进了院,咧着大嘴都不知道咋地好了。
好在贾家这边都准备好了。
请了个知客的婆子,按照婚庆嫁娶的程序,在娘家这头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都给指点的明明白白。
很快走完了程序,准备接新娘子走,却遇到一个问题。
柱子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工作和条件是真不错,又是城里户口,吃商品粮的。
再加上贾丽英长的样子,柱子的老丈人生怕闺女嫁过去受气,硬是给陪嫁了一台缝纫机!
柱子这货也是傻人有傻福。
看见那台缝纫机,别说是贾家村的乡亲们,就是跟来接亲这几位,都瞅着眼热。
可缝纫机虽然好,但那玩意儿又大又沉,怎么带回去成了问题。
原本柱子他老丈人打算借大队的驴车给拉过去。
但驴车的速度可慢,根本赶不上自行车。
要是就和驴车,又怕误了时辰拖到下午。
如果自行车驮着,新缝纫机挺老贵的,真要磕磕碰碰的更不好办。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
只能让柱子他们带新娘子先走,驴车拉着缝纫机紧随其后。
随后,新娘子穿着一件红布小袄,手里挽着一个红布包袱,坐到柱子自行车的后架上。
杜飞几人跟在后边,各自带着一些嫁妆,骑上车子往回赶。
不同于来的时候轻车简从,速度飞快。
尤其柱子,多带了一个百十来斤的大活人,肚子里还怀着孩子。
生怕把自个儿新媳妇摔着,骑的就更慢了。
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快到十点才赶回到四合院。
这边从一早上开始,知道信儿的亲朋好友,陆续来了又走。
贾张氏都给安排好了,轧钢厂这头的,统一由秦淮柔负责接待。
傻住家里的远近亲戚,由他妹妹何雨水负责,其他的就交给一大爷。
与此同时,柱子请来的厨师,连同两个伙计,在院里搭上灶台,准备酒席。
等柱子跟杜飞他们回来,这边全都准备就绪。
这个年代比较特殊,结婚既没有解放前那么多规矩,也没有后世那么繁琐。
大凡有两种风格:
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新娘子进门拜天地、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