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炙手可热王家攀交
倪,只怕还不用圣上动手,自然会有那些虎视眈眈许久的人替圣上效劳。
想到此处,王子腾忍不住的又是一阵的唉声叹气。其子王仁看在眼中,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展眼元月已过。且说圣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宫中所有妃嫔均得侍疾于床前。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全免。在此等大环境下,秦牧和林黛玉的婚事也不得不就此拖延下来,赖瑾这位迎亲老爷想要旅行职责恐怕还得耐心等待。
天入二月,春寒料峭。每年一度的童试如约而至。因今年家中有赖瑜要下场,赖府上下又忙活开来。只是先前有赖尚荣和赖瑾的经验,如今虽然忙乱倒也不至于慌张。该准备的特制考箱早已准备妥当,退了里子的大毛衣裳也都用玉色绸里的哆罗呢包袱包好。只等时日一到,立刻驾着马车送赖瑜入场。
赖瑜虽然年岁尚小,但身体素质还算可以。连考五场下来,出考场的时候依旧活蹦乱跳,精神奕奕的。引来周围众人侧目而视。待探得赖瑜便是一门双探花的赖家幼子,不免又叹了几声家学渊源。
两个月后,初次下场却蓄势待发的赖瑜很顺利的通过县试,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也都顺利通过。虽然名次并没有如赖尚荣和赖瑾那样非常靠前,但也领了第一等的“禀生”,说出去也是吃公家粮食的秀才老爷了。
对于这样的成绩,赖家上下很是欣喜。消息传到荣宁二府的时候,贾母和诸位太太老爷也都送了庆贺的表礼过来。众人都是一团和乐,唯有赖瑜有些郁郁不安。这小子虽然平日不怎么显露,但向来眼高于顶,把师傅、父亲和哥哥作为自己的榜样。整日里想着的都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一朝下场就失了先机,小包子这两日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刻苦读书。准备来年会试一雪前耻。
不过赖瑾在深思熟虑之后,却并不准备让弟弟高中太早。就如同他自己一般,虽然年少成名,高中探花,点入翰林,但这么多年得到的也仅仅是些虚名而已。要不是乾元帝要借重抬举自己而安抚远在江南拼杀的赖尚荣,以及自己恰好处在皇帝刚刚登基,急需拉拢功勋世家的紧要关头,恐怕圣上也不会默许自己周旋在世家与寒门当中,慢慢经营自己的人脉网络。
所以少年神童的才名,给赖瑾带来的失意远远大过好处。毕竟不是所有年少成名的人都向赖瑾一般有一颗已经足够成熟的心灵。伤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赖瑾可不希望自己器重的弟弟亦如同他一般,在翰林院这样的闲散衙门消耗了自己最美好最该进学的一段时光。
所以在赖瑾的计划中,明年的会试不准备让瑜儿参加。而是想让他在林如海的身边多学几年,等到把书面文章和某些应对人事的技巧和思维学到手后,赖瑾希望接赖瑜去西海沿子瞧瞧。然后再派人保护他去游历天下。等三山五岳都走了个七八亭之后,估计赖瑜那时也不过十七八岁,正是崭露头角,入朝为官的最好时机。
心中有了这样的打算之后,赖瑾更不希望赖瑜因为应对考试而将自己逼的困苦不堪。于是一面言辞开导弟弟,告诉他纸面文章终究是小事,另一面也修书给远在江南的老爹赖尚荣,将自己的计划一一说给父亲听。
约莫过了半个多月,赖尚荣的回信送了回来。信中对于赖瑾的打算大加赞扬,还针对赖瑜目下的情况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建议,让赖瑾看的深以为然。
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之后,赖瑜下一步就是去同林如海商量。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林如海和赖瑜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的。赖瑾有了这样关乎赖瑜一声的打算,论情论理都应该同林如海商议一番。
赖瑾到了林府的时候,林黛玉正在后院儿房中绣针黹。林如海直接将人引入了书房,赖瑾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打算说给林如海听。
林如海沉吟片刻,颔首说道:“其实这两日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瑜儿年岁太小,即便有了好成绩也只是纸面文章。哪怕三年之后能高中状元,圣上和朝廷大员都不会允许一个几岁的小娃娃去任一地官员。可要是在翰林院蹉跎几年,他毕竟不是你,也没有你如今的沉稳性子,恐怕时间长了会消磨掉他的雄心壮志。因此你说的这些话也是我如今考虑的。原本还想着要怎么同你们说,既然你们也是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赖瑾见林如海也赞同自己的提议,心下微微一松。就听林如海沉声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情,我却同瑜儿的看法不同。”
赖瑾闻言,肃容说道:“请林伯父赐教。”
林如海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圣上有意派你去西海沿子重开市舶司,这件事情我也略有耳闻。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增长见闻的机会。其实读书进学,书本上的知识要琢磨明白是很容易的。可自身的眼界学识,思维方式却靠自己的阅历积累。如今瑜儿年岁太小,呆在我的身边,我除了能教导他一些书本知识以外,因怕移了他的心性,旁的东西倒也不敢多提。还不如跟着你去外头看两年,等年岁稍大一些,心性也定了,再由我来教导不迟。”
赖瑾觉得林如海这话也是老成之言。细细思量一番之后,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我的才学与伯父比起来,真是萤火之光与月辉相较,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我担心瑜儿跟在我的身边,我怕会耽误了他。”
林如海摇了摇头,摆手说道:“子瑜过谦了。虽然你的心智城府未必如我,但你的思维方式却是连我也觉得惊诧的。比方说此次要重建的市舶司,你的条陈我也看过一回。只觉得当中某些细节实在新奇,是我想也想不到的。但细细考虑一回,这样的做法却比前朝的更为便捷通达。因此瑜儿跟在你的身边,只要能学了你的五分聪颖灵活,以后我来教导他更是事半功倍。”
赖瑾被林如海赞扬的面色通红。他好歹也是多了几百年见识的穿越而来的后人,虽然城府学问未必能比得上这些在朝堂上浸淫了几十年的古人,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优点和资本的。只是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越感,被一位本身就可以算得上是巨人的前辈夸赞,怎么听都有种心虚的嫌疑。
好在林如海并不理解赖瑾的心虚,瞧见他面红耳赤的模样,也只是认为这孩子面子薄,不太禁夸罢了。当下又和他说了几句赖瑜今后教育上的事儿,又细细说了一回朝堂的局势。赖瑾还在林府上蹭了一顿中饭,方才施施然家去。
赖瑾这厢刚刚到家,门房便来通报说薛府的大爷过来了。衣服还没来得及换,赖瑾立刻吩咐先将人请到正堂上喝茶,自己也随后就赶了过去。
他猜想薛蟠此番前来恐怕还是为了蒋玉菡的事儿。果然,薛蟠一见到他,就开口说道:“忠顺王爷又去我们家闹了。带了两三个膀大腰圆的小厮,非要把琪官儿带回王府。琪官儿死也不跟他回去,两人正在我们家园子里扛着呢!”
赖瑾最先注意到的却是薛蟠说的“我们家”的字眼儿。心里细细琢磨一回,莞尔笑道:“我常日里在翰林院点卯,也见过同僚当中有修词典的。竟然不知道如今‘薛’字和‘柳’字竟然变成一个字了。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竟然明里暗里就说上‘我们家’了。究竟是谁家?是你家,还是他家?”
说的薛蟠满面通红,心虚的嚷道:“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同你说正经事哩!”
赖瑾嘿嘿一笑。不过对于忠顺亲王和蒋玉菡的事情,却觉得越发腻歪了。其实说句心里话,他对这两人都没什么好感。一个够三扯四还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个又自说自话从来不懂得尊重人。两个人自腊月二十九相见到如今撕撕巴巴的好几个月了,依旧牵牵扯扯闹不清楚。他们不觉得烦腻,他这个外人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