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节
前世上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述过中国古代一个经典的水力工程都江堰。
由于年月日久,其中细节张顺几乎全忘了。但他却记住了都江堰的一个基本原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实际上由于地理、地势不同,哪怕张顺知晓其中所有的细节,也未必能再复制一个都江堰出来。
但是张顺却从其中借鉴到一点东西出来。
既然河水快了下切,河水慢了淤积,那如果河水不快不慢,形成冲淤平衡呢?
正当张缙彦等人一脸莫名其妙,看着张顺写写画画,说着似懂非懂的话来,一时间都懵了。
正在这是时却突然听到张顺问道:“这广惠渠哪一年正式通水灌溉?”
“成化十七年建成,距今约一百五十余年。”张缙彦掰着手指算了半天道。
“一百五十年计下切六尺有余,每年计下切四分。竟然下切如此厉害,难怪广惠渠百五十年而废!”张顺得到了数据,口算了一遍,不由摇了摇头苦笑道。
“其理我已经尽知矣,解决之道在河而不在渠,若是尽在渠口作文章,哪怕再耗费五县百姓近二十年,也是枉然!”
“此话怎讲?”张缙彦闻言不由愕然。
这引泾和拒泾之争并非由张缙彦一人而起,实际上早在嘉靖十一年理学家马理就提出从“铫儿嘴”“凿而渠,以下达广惠”。
而万历年间泾阳知县袁化中则专门写了《开吊儿嘴议》,否决了开吊儿嘴方案,主张“拒泾引泉”。
至此,双方争论不休,以至于在原本历史上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几度论证,最终由乾隆皇帝裁决以“拒泾引泉”为正确方案。
结果张顺张嘴就来一局“在河而不在渠”,如何服众?
张顺不由笑道:“泾水有二短,故为引水患。”
“一曰:水急下切,不数年河面低于渠口矣。”
“二曰:多沙,引水日久便淤塞渠道,不得不重新疏通。”
“此二者皆泾水之病,非渠水之病也,君以为然否?”
那张缙彦闻言沉吟了片刻,不由拜服道:“秦王真天人也,臣惜惜思量,与往日所见所听两相对照,果然如此!”
“只是不知此事当如何解决,以利万世?”
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关键就是一句话,如何解决?
“那河流下切,渠口抬高之事我已有对策。”张顺闻言笑道,“不外乎‘沉沙补切’四字而已。”
“何为‘沉沙补切’?”张缙彦不由为之愕然。
“泾水由山谷而出,上下落差太大,河水流速甚急,故而切入河道,积年累月以致河床下沉。”
“故而当缓水积沙,以补河床下切之不足,使之平衡而已。”
“这……这……秦王真乃神天神下凡,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张缙彦本身也颇识水利,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从郑国渠千年以降,人皆以河水下沉为患,以净水沙多为患,万万没想到还有人能想到以沙止沉,以患攻患之法。
“若是如此,岂不是要凿宽河面,以缓水势?”张缙彦闻弦而知雅意,立刻便想到了具体解决办法。
“没错,只是如此一来,河沙依旧入渠,堰塞渠道,十余年尚需要清理一次。”张顺不由遗憾道。
“无妨,无妨,只要不重新开凿吊儿嘴,秦王之法已经善莫大焉!”那张缙彦闻言不由高兴的合不拢嘴,些许瑕疵,哪里还放在心上?
只是张顺左思右想,却也无法解决水沙分离的问题,最终只得悻悻作罢。
其实张顺却不知道,原本历史上郑国渠的开凿并不是灌溉那么简单。
而是秦国故意“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所谓“卤之地”,即后世所谓盐碱地。
郑国渠最早的作用是引来泾河洪期的泥沙,改善原本的盐碱地。
原来这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所携带泥沙本就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肥力,秦国借助郑国渠集灌溉、施肥和改善土壤为一体,一举三得。
以至于在数百年以后,人们吃饱了撑着以后,一部分张顺的拥趸者坚定的认为:
“秦王渠”之所以没有像都江堰那样“四六分水,二八分沙”,就是“秦王”张顺深刻的认识到泾水泥沙的透气性和施肥作用,故而故意设计如此,就是为了解决灌溉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这正是有心花栽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解决方案
张顺能够提出来理论依据来,并不代表就能立即解决问题,但是三原知县张缙彦犹自兴奋不已。
因为以前“引泾”派在和“拒泾”派辩驳中总是处于下风。
那“拒泾”派代表了泾阳本县的利益,故而引泉入渠,对泾阳影响也不是很大,且易于实施。
但是对泾阳下游的三原、高陵喝临潼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好端端的渠水没有了,原本上好的良田可能都不得不变成中田,甚至下田,这让以张缙彦为代表的“引泾”派如何接受?
别人不知,那张缙彦如何不知?从那“吊儿嘴”凿山引水难度何其大也。
所以和其他不同,张缙彦虽然也鼓吹“引泾”,但是对凿开吊儿嘴,其实并不报太高期望。
“引泾”派除了鼓吹开凿吊儿嘴以外,竟然无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如何不落入下风?
但是当张顺提出来的“沉沙平切,冲淤平衡”以后,事情便朝着“引泾”派有利的方向发展。
因为它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不断开凿新的引水渠问题,彻底堵住了“拒泾引泉”派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的“谬论”。
其实若是仔细论起来,在山谷之中拓宽河面,所需工程量未必就比凿穿吊儿嘴小多少。
但是拓宽河面,实现冲淤平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比凿开吊儿嘴切实可行,故而张缙彦不由异常兴奋。
本来最好实行张顺“沉沙平切,冲淤平衡”的地点正好是郑国渠渠首。
此处泾水刚出山谷,只需要挖掘两岸泥土,便能实现拓宽河面的目标,最为简单易行。
奈何如今郑国渠引水口高处河面太高,已经不具备实行的现实条件。
若是退而求其次,走广惠渠渠口,则需要开凿两岸河石,工程量也颇为庞大。
“非得凿开两岸河石不成?”在返回的路上,那张缙彦念叨了半晌,不由忍不住问道。
“我何时说非要凿开河石了?”张顺闻言摇了摇头道,“我只是提供一种思路。”
“毕竟本王日理万机,实在无法沿着河道上下考察测量。”
“咱们需要的只有两点,一个是减缓水流,另一个是抬高河面,引入广惠渠。”
“如果有别处可以实现这两个目标,那自然亦无不可。”
“若是实在不成,我倒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知你要不要听一听?”
“哦?秦王殿下,您请讲!”经过此事以后,那三原知县张缙彦明显对张顺尊敬了许多。
“当务之急,双管齐下,一则拓宽广惠渠渠首位置,二则在广惠渠渠首取水下游设立围堰,束水抬河!”张顺不由建议道。
“最后能凿两岸河石,积为围堰,一举两得,不费二力!”
“进而使河沙自淤,若水高则减围堰,若水低则增围堰,如此一增一减,使河面高低如常。”
什么意思呢?
张顺建议